中心名称 : 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属单位 : 计算机学院
获批年份 : 2006
1、实验室名称、类型及所属学科、学院
实验室名称: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室类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所属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验室所属学院:计算机学院
2、中心简介
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是面向我校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基地,是我国计算机学 科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出版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普通高 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013年底,以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为基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 程学院共同参与建设的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1998年由原计算机系硬件实验室和软件实验室合并而成,2001年合并学校原计算中心,2010年在北航沙河校区建立沙河信息平台,承担全校本科生一、二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
中心围绕“建立国内一流、本硕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基地和工程创新能力培育基地”发 展目标,按照学校“发展靠社会、建设靠学校、维护靠自身”的建设原则,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国家质量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和世 界著名IT企业,包括IBM、Microsoft、Intel、Nokia、华为等在内的11家企业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组建了11个联合实验室,引进 先进的IT技术,实现了实验教学和计算机技术同步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专业和基础实验环境,总面积5400平方米,配备有1600多台计算机、 服务器群、虚拟实验平台、网络实验平台、计算机系统实验平台、现代化教学平台等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超过4000万。年承担70多门课程、70多万课内学 时的教学任务,基础教学覆盖了全校本科生信息技术类实验,专业教学涵盖计算机学院各门专业实践教学,年参加实验学生数超过7000人。
中心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国家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完成了以构建一台 计算机原型系统为核心的系列实验开发和设计,研发了基于SOPC的实验台、基于MIPS指令集的32位CPU、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等系列新的实验内容,并 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课程中实施,是国内首创系统化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在新的实验内容支持下,设计了完善的本硕一体的实验体系,实现了由课程配套实验、课程综合课设、专业综合实践组成的系统的实验内涵,体现了加强创新能力培 养的实验体系设计原则。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创造性地提 出了“案例驱动”、“分层次教学”、“实验过程精细化控制”、“科研项目式实验”、“创新实验小组”等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网络化考试等方式,显著地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中心的运行管理采取主任负责制,校、院共同管理,责权利明确、管理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制度化, 实现开放式运行。学校每学年为中心拨付实验运行费和实验消耗费,以满足实验教学运行的要求,同时,在沙河信息平台专门设立3个项目式管理岗,聘用日常值班 人员,校本部和信息平台,均实行年除寒假外每天开放式运行,在校本部和沙河均建立有本科生创新实验室,采取学生自行管理、中心监督的方式开放式运行。中心 严格执行学校安全、保密各项规定,从1998年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系列的制度和明确的管理措施,确保了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上实验室主要照片3张,见附件
3、中心主任简介

牛建伟,男,196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 本科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研究生“嵌入式系统”等课程。2002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1-2011.2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是IEEE高级会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理 事、计算机学会开放式并行与分布计算专委会、无线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YOCSEF委员。是CPSCOM 2013 联合执行主席,IEEE SEC 2008 PC Co-Chair,是Infocom 、ICC、WCNC、Globecom和LCN等国际会议的TPC成员。是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和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核高基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等 研究课题20余项。在移动计算研究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诺基亚公司产品。2012年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在TPDS、TECS、TII、 Infocom、Sensys等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IEEE WCNC 2013、IEEE ICACT 2013、IEEE GreenCom 2010和CWSN 2012最佳论文,出版学术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22项。
4、实验室主要科研教学成果(2009~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