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布时间:2014-06-17浏览次数:

中心名称 : 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属单位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
获批年份 : 20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在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宇 航学院原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依托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依托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教育部流体力学重点实验室等优势教学科研资源,通过整合重 组、优化扩充发展起来的。2009年7月获批北京市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10月获批国家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领域特别重视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工程技术的 集成创新性。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航空航天科学技 术的发展方向、国家对高级人才需求的走向为牵引,突出工程技术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强调科学与技术并重的教育模式、增强人才的工程实践和集成创新意识培 养。

实验中心专职人员45名,实验用房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5900万元,拥有包括风 洞、水洞、疲劳试验机等在内的大型专用设备200余台套。围绕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共承担国家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和校精品课程11门,为 几十门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服务,为本科生开设的实验项目数166项,每年受益学生近1500名。

实验中心在近五年来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扩充,建立了以航空航天主机专业为特色的三大实验教学平 台,即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和集成创新实践平台。在实验中心三大实验平台中,专业基础实验平台是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上,针对航空航天主机专 业的共性实验部分组建而成,强调平台的系统、规范、先进性,重点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知水平。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各专业所需的必修实验和自选实 验项目,针对航空航天主机专业的共性实验部分组建而成,强调平台的学科融合性,突出专业知识的综合和融合,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 的能力。集成创新实践平台以工程项目的形式搭建而成,强调平台的工程实践与集成创新性,突出团队训练和团队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集成创新意识。三 个平台根据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各平台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层次分明、突出特色的有机整 体,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人员分散、设备重复、缺乏共享等难题。

通过全体员工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实验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优秀教材2本,北京市优秀教材10本,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教改论文二十余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校级以上奖励三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