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布时间:2014-06-17浏览次数:

中心名称 : 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属单位 : 工程训练中心
获批年份 : 20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形成了“提高办学质量、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观念,确立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教学方针,明确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受过系统的工程训练,实践能力强的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人才”的本科培养目标。工程训练中心在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指导 下,本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确立了工程训练的培养方针、教学定位、教学理念和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

工程训练培养方针:强化工程实践基础,突出能力转化实践,注重工程基本素质,面向创新意识启迪。

工程训练教学定位:承担着面向全校各院系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潜质培养的奠基性和系统性的教育责任。

工程训练教学理念:立足机电控综合平台、面向工程实际、通过体验实践培养工程素质和能力。

实验示范中心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量大面广,人人动手。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训练中心已经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机械技术、电子 技术、控制技术学科交叉,分阶段、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体系。2006年确定为北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分别被确定为北京市和国家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2008年,教学体系中的《工程认识》,《制造技术训练》、《电子技术训练》、《综合创新训练》等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

北航工程训练中心,建筑面积12100m2(含学院路学区1100m2),现有教职工人数61 人,年完成教学工作总量70余万人时,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其三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开放性、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特质 的《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在国内享有盛名,近年来所建设的控制技术训练走在了全国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前面,每年平均接待10所以上兄弟院校参观考察。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建设记事年表



阶段 年度 内容要点
开创建设阶段 1998

1.世行贷款项目《北航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方案》立项,首次提出层次化工程训练的思想;

2.两届六个班试点。

1999
2000

1.在“211工程”支持下中心大楼竣工启用;

2.“机、电、控”综合训练平台全面整合;

3.工程训练教学全面落实到本科教学计划中;

4.“综合创新训练”列为必修课。


2001

1.援建贵州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CCTV-10频道四次报道“综合创新训练”的教学活动;

3.两年内40余所高校来中心,教学体系和综合训练平台广泛推广。

2002
跨越发展阶段 2003

1.在“985(一期)”支持下深化教学体系和综合训练平台的改革和建设;

2.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特约介绍“综合创新训练”;

3.教育部机械基础教指委金工课指组向全国高校推介“综合创新训练”。

4.强化控制技术训练平台建设

2004
2005

1.《基础工程训练》被确立为校级公共基础核心课程;

2.学校启动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建设;

3.学校启动《基础工程训练》精品课建设;

4.“‘认识-训练-创新’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通过  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教学成果鉴定。

2006

1.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中完成总结、凝练和提升;

2.概括、改革和丰富“控制技术训练”教学内容。

2007

1.机、电、控融合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2.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

范中心建设阶段

2008

1.深化内涵建设,研究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载体的改革与创新;

2.《基础工程训练》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

2009

1.学校重点教改项目“控制技术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正式立项;

2.“CTS1600-Ⅰ控制技术综合实验系统” 跨学科教师课题组成立。

2010

控制技术训练平台硬件设施、课程文件建成,大规模接待学生训练

2011

1.综合创新开放基地扩建完成

2.工程训练中心主体搬迁沙河学区,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3.搬迁当年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4.1000m2的控制技术训练平台被学校定位校内实习基地

2012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国家验收

2.‘突显工程教育通识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新体系’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