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空天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布时间:2014-06-17浏览次数:

中心名称 : 空天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属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获批年份 : 2012

一、实验室概况

空天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0年,依托五个一级学科和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扩充发展起来的。承担了9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支持全校电子信息类课程实验和学科竞赛。

1实验中心承载的学科专业及与科研实验室的结合概况

二、实验教学中心结构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11个专业基础实验室和1个大学生电子创新基地,中心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2实验中心的基本结构

实验中心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平台的设计建设人员(主要是各个学科的教授),第二部分是运行管理人员,第三部分是实验中心的顾问和指导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对实验中心的发展和规划建言献策,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专家组成。校内专家 包括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教学督导专家及教学名师,校外专家包括国内优势高校、优势专业的教授及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专家,保证了专家组成员。的全面性,体现了校 企的紧密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指导和监督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主要由学院内部的专家组成,包括平台课程的负责人、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学科责任教授 和长江学者,这些专家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实验中心的运行,并能够高质量的监督实验中心运行的效果,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三、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坚持“强化基础、重视实践、突出特色、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针对本科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特点,确定建设目标思路:通过基本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验基础和自主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验,强化对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开放式项目性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建设途径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基本原则是本研一体化设计,形成与课堂教学并重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平台建设(详见附件第一部分1、2、3、4)

   基础实验平台、综合性平台:考虑本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先有的能力基础,以院长为总负责人,相关责任教授具体组织,关键教授参与,制定总体设计目标,然后以采购为主,少量自主研制。 如:2004-2009年期间苏东林教授负责建设本研一体6个实验平台,使学生通过实验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点,使学生通过实验加强重要概念的学习、发现新 的现象、培养新的兴趣、激发创新灵感。

   专业实验平台、开放性实验:结合“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创新 型实验改革与建设”、“空中交通管理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教改项目,挖掘重大科研成果中的核心技术,形 成本学科的实验知识体系;深入分析空管高素质人才培养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教研互动,将重大科研成果中的主要装备优化改造,构建了空中交通管理、雷达中频信 号处理、卫星导航、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等本研一体的开放实验平台。目前实验中心利用“211”、“985”等专项基金建成了18个公共实验平台,经费构成 如图3所示,平台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公共实验平台是本研一体的,专业实验平台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图5为电磁兼容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学实验室和暗室。

3实验平台构成

4 电磁兼容教学实验室和暗室

2)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形成课程实验、科技竞赛实验和创新创业实验指导教师合理搭配的教师队伍。同时,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参与相应的实验课程设计,并与实验中心教师共同承担实验教学任务。鼓励教师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题材和内容。

   组建平台指导教师小组:按照学科与相应的实验平台建设需 求,合理组建平台指导教师指导团队。按照所依托的二级学科进行分类,请二级学科责任教授任不同课程群的负责人,然后根据专业将实验中心不同层次的教师分 组,形成由二级岗责任教授负责的实验课程团队,负责所属课程及其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大纲制定、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估等。

   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在校内,加强与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如工程训练中心)的合作,鼓励同类实验指导教师的交流和互聘;在校外,结合科技竞赛、企业实习、校外毕设等环节,针对性地增补和完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

   提高实验教师水平:支持和鼓励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外学习和培训,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成为“精通实验技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

   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青年教师在晋升副教授时,同等条件下,具有实验教学经历的将优先考虑;教师引进时,对于实验能力强的优秀的青年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引进门槛和要求;通过公开申报和竞聘方式,增列新的实验课程和教师;每年实施适当数量的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等。

3)实验体系建设

   实验中心构建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演示性、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多 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并建立起交互式的实验运行系统,确保实验运行的个性化,能够支撑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此外,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依赖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 互动,依托学院承载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实验实践教学内容。

5 构建的多层次实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