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教字〔2007〕1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科研资源,培养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高级人才,是北航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重点高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
构建本科人才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就是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结合本科人才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实验核心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科人才培养实验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如下:
(一)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定位:基础性、通识性、前沿性。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工程技术优势,同时体现航空航天特色。
(二)教学、科研的融合:充分利用科研资源进行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我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以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主线,加强实验核心课程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教材、教学改革与研究等一体化建设。
第二章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成
第二条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意识,为其今后的科研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基于独立设课的校级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学校建设的实验核心课程包括:工程训练、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等3门课程。各专业大类可以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步建设相应的实验核心课程。
第三条 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应突出基础性、通识性、前沿性。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验证、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等各类实验。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实践应用紧密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第四条 团队建设:实验核心课程团队应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一)由学术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单位担任团队负责人。该负责人领导团队确定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改革的趋势确定实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统筹协调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作为团队负责人,必须了解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的国际发展趋势、科研方向的前沿领域以及国家社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需求。
(二)实验课程责任教授。实验课程责任教授根据团队确定的实验课程定位,具体确定教学体系、教材及各类教学文件,落实课程的运行,监控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组织实验课程的考核及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实验课程责任教授一般为该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
(三)专职实验教师。主要配合实验课程责任教授参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参与课程教学的各项活动,包括实验课程的考核,实验教学的运行与管理。
(四)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参与实验室建设、实验准备与指导、设备运行与维护。
第五条 教材建设:实验教材应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材应能覆盖课程所有实验项目,并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及先进实验手段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并形成系列教材。实验核心课程教材不一定是精品教材,但应优先建设成为精品教材。
第三章 附 则
第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七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相关说明
1、实验核心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体系的关系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体系都围绕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针进行建设,它们的建设目的及目标是一致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实验核心课程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关系
实验核心课程体系是根据该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确定的。它突出的是该课程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奠基作用。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根据实验教学的质量、规模而确定的。它突出的是该中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和辐射作用。
实验核心课程的载体不一定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但应优先建设成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课程不一定是实验核心课程体系,但应按照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进行教学体系、团队、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