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2006年教改项目立项名单 |
序号 | 项目属性 | 立项年度 | 项目管理单位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参加人员 |
1 | 重点 | 2006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信号与系统”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熊庆旭 | 常青、刘锋、马俊华 |
2 | 重点 | 2006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基于校级核心课程“基础工程训练”要求的现行“三层次”课程体系的评价与重建 | 马鹏举 | 毛峡、王亮、胡殿明、范悦、张欣、杨伟群、戴向国、何立新 |
3 | 重点 | 2006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工程图学创新设计实验课程的构建与研究 | 肖立峰 | 刘静华、毕树生、席平、杨洋、王玉慧、马金盛、刘达、韩先国、王运巧、刘永瞻、 |
4 | 重点 | 2006年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学科软件实验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 张莉 | 马殿富、刘旭东、曹庆华、刘超、吴威、王雷、唐发根、朗波 |
5 | 重点 | 2006年 | 理学院 |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 李华 | 钱建强、李朝荣、李英姿、徐平、徐则达、唐芳、崔益民、王慕冰 |
6 | 重点 | 2006年 | 体育部 | 运用素质拓展模式对北航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 宫美凤 | 马喜亭、孟洪涛、刘国庆、张立臣、陈松、田春宽、尹天安、盛春媛 |
7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 钱建刚 | 赵学航 |
8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改革实验课考核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 胡学寅 | 郭红、许越 |
9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科学计算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 殷鹏刚 | 郭林、杨青林 |
10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新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 | 郭红 | 郭林、殷鹏刚、薛峰、邓元、嵇天浩 |
11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自主实验用小型混合/挤出仪的研制 | 王凯 | 詹茂盛、王瑛、高达力 |
12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稀土材料与应用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 薛峰 |
|
13 | 一般 | 2006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资源库和网络支撑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应用开发研究 | 吴国清 | 张宗科、马朝利、张振刚、黄正、吴铭心 |
14 | 一般 | 2006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信号与系统研究创新型实验改革与建设 | 刘锋 | 熊庆旭、常青 |
15 | 一般 | 2006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路分析网上教学及答疑系统 | 刘兴春 | 王昊 |
16 | 一般 | 2006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电路(1)”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 | 赵琦 | 张晓林、赵刚 |
17 | 一般 | 2006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自主开放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软件平台建设 | 胡国英 | 康骊宜娜 |
18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王秋生 |
|
19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网站建设 | 刘丽 |
|
20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计算机控制吊摆实验 | 袁少强 |
|
21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USB接口的随动系统课程设计实验平台 | 张军香 |
|
22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学院大学生课程学习研究训练计划的实施与探索 | 王艳 |
|
23 | 一般 | 2006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飞行控制专业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 费玉华 |
|
24 | 一般 | 2006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单片机智能化测控技术专业提高实验 | 王曦 | 王磊、杨蓓 |
25 | 一般 | 2006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直升机综合平台演示现场教学课 | 陈铭 | 曹义华、王吉东、陶然 |
26 | 一般 | 2006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空气动力学典型流动实验显示课件 | 刘沛清 | 张华、陈泽民、吴宗成、潘晓丽、李岩 |
27 | 一般 | 2006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空气调节技术》多媒体教学方案与软件研制 | 董素君 | 赵竞全、李运泽、刘猛 |
28 | 一般 | 2006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资产评估学”教学实践课程建设 | 胡延杰 | 马鹏举、王娟 |
29 | 一般 | 2006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措施研究 | 杨捷 | 李卫 |
30 | 一般 | 2006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管学院本科生案一级学科进行培养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研究 | 蒋云赟 | 魏法杰 |
31 | 一般 | 2006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管学院建设实验班建设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研究 | 郑海涛 | 魏法杰 |
32 | 一般 | 2006年 | 理学院 | 复变函数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 漆毅 | 高宗升、赵迪、马进喜 |
33 | 一般 | 2006年 | 理学院 | “数理逻辑和集合论”课程建设 | 王拥军 | 李翠萍、邢家省、张奇业 |
34 | 一般 | 2006年 | 理学院 | 物理数字化教学演示 | 邓胜华 | 李英姿、刘玉萍 |
35 | 一般 | 2006年 | 理学院 | 《模糊控制》核心课程建设 | 郝飞 | 霍伟、贾英民、马保离 |
36 | 一般 | 2006年 | 理学院 | 培养学生提高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算理、构建数学平台 | 徐兵 |
|
37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专业泛读教学 | 田飞洋 | 顿超 |
38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 | 王义娜 |
|
39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与面授课的交互 | 邢春丽 | 吴维中、吴践、高晓鹰、解珊、蔡青、王敏 |
40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课程档案袋评价的实验研究 | 文军 |
|
41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探讨 | 解珊 |
|
42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我校大学英语改革的现状和任务 | 李养龙 |
|
43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北航学生口语产出性语言能力的评估和失误研究 | 郭巍 | 苏娟 |
44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 胥国红 | 曲航、杨良萍 |
45 | 一般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广播英语听力教学 | 吴维中 |
|
46 | 一般 | 2006年 | 汽车工程系 | 《内燃机构造》教学手段改进研究 | 李兴虎 | 何勇灵、张奇、王德福 |
47 | 一般 | 2006年 | 汽车工程系 | 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单颖春 | 孙凌玉、刘献栋 |
48 | 一般 | 2006年 | 汽车工程系 |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 徐国艳 |
|
49 | 一般 | 2006年 | 宇航学院 | MATLAB语言与专业课程协作教学的研究 | 王兆仲 | 曹晓光、周付根、谢凤英 |
50 | 一般 | 2006年 | 宇航学院 | 《模式识别基础》课程实验内容改革 | 曹晓光 | 薛斌党、万军、刘湘航、高安林、陈垦 |
51 | 一般 | 2006年 | 宇航学院 | 《工程热力学》形象化、研究型教学研究 | 祝成民 | 刘宇、琚春光 |
52 | 一般 | 2006年 | 宇航学院 | 高年级专业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 | 郭祖华 |
|
53 | 一般 | 2006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综合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 张庆荣 | 李成贵 |
54 | 一般 | 2006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光纤与光纤技术系统》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伊小素 | 杨远洪、张忠钢、陈佳夷 |
55 | 一般 | 2006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SAGNAC演示实验效应研究 | 杨远洪 | 马静、孟照魁 |
56 | 一般 | 2006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虚拟仪器在动态测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万聪梅 | 周浩敏、钱政、张勇、郭亚明 |
57 | 一般 | 2006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 何立新 | 徐鹏飞、陈乐光、蒋龙 |
58 | 一般 | 2006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机电系统的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建立 | 蒋龙 | 何立新、陈博、徐鹏飞 |
59 | 一般 | 2006年 | 教务处 | 校级精品课程评价工作探索 | 陈秀梅 | 杨丽萍 |
60 | 一般 | 2006年 | 武装部 | 军事理论课素质化教学改革 | 赵新 | 李国强、许慧远、陈新、田庸、张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