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 首页 >> 规章制度 >> 实践教学管理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办法(人文社科类)

发布时间:2016-01-15浏览次数: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科学管理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一般管理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接受科学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3、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思想、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使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综合、科学计算、方案论证、实验数据处理、信息管理、查阅外文资料文献、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料手册,以及文字表达、沟通交流、规范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及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确定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选好课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首要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分为论文类和设计类两种基本形式,论文类侧重学术理论研究,设计类侧重应用与实践。

选题原则是: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本专业管理工作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2、一般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管理、生产、科研与项目开发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也可参与专业实验室建设或少量选择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假拟题目。

在确定具体题目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必须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内容;

(2)要考虑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经费和其它客观条件,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3)要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利用现有设备条件与校外教学基地,重视培养学生经营管理、实验研究、综合分析的能力;

(4)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课题内容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因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差异而有所不同,使各类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但都必须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容的难度和份量要适当,应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后能够完成;

(6)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类型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以研究科学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为主的题目,也可以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决策支持、项目管理、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市场营销、对外贸易、国际金融、保险、技术转让、国际企业管理或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等为主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根据需要与条件,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可安排3~4周的实习,并要求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阅读三篇以上专业外文资料。

不论选做哪一种类型的题目,每个学生都应能接受较全面的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以团队形式(3人以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由本校相当于讲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或助工)可协助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不能单独承担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必要时可聘请外单位工程师(含)以上的科技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学校也要有指导教师负责对在校外单位进行毕设的学生的指导。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的指导教师都应按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级岗位职责》规定的指导教师职责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人。

四、对学生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项独立工作。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对自己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毕设的学生,都要严格按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守则》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认真、按时完成毕设工作,并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学术行为负全部责任。

1、要有完整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每周至少一次),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2、论文的基本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1)涉及该项目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有关的理论及方法等;

(2)论文研究的内容;

(3)结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论文中既要有理论阐述,又要有应用方面的说明,引述部分应注明出处。

3、设计类内容包括:

(1)毕设总结:

① 课题来源背景;

② 设计要求;

③ 设计过程与个人承担的任务;

④ 毕设中运用的经管知识、理论、方法;

⑤ 毕设体会。

(2)毕设成果(如:×××调查报告)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及质量控制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系(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分级负责实施。具体职责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级岗位职责》。

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监控,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检查以学院为主,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各学院及时总结,并公布各阶段检查和抽查结果。检查具体办法见《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



六、工作程序:







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实施及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该环节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学质量,要认真组织。

答辩工作在院长领导下,由学院组成若干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主持公开答辩。答辩程序及组织实施办法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及实施办法》。

答辩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要严肃认真。成绩评定要严格把关、严格遵守标准。

答辩小组应根据学生论文、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综合评定成绩,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学生有较好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较出色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全部任务,有一定的创见,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

良好: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内容正确,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

中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主要问题,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内容基本正确,答辩时基本能正确回答问题。

及格:毕业设计(论文)主要部分正确,但其它部分有非原则性错误,基本上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要求,答辩时有些主要问题需经启发方能回答。

不及格: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不认真,不能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基本任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差,在主要部分上有原则性错误,答辩时基本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未达到基本教学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待本专业答辩全部结束后,由学院召开答辩小组长会议,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意见,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全面核定。学院将最后核定的成绩审批上报教务处核准后,再向学生公布(原则上优秀率不得超过15%)。

八、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存档与保管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论文)原件、附件及有关答辩评阅材料由学院统一保存,要健全借阅制度,学院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借阅,保存期为四年,部分有参考价值的优秀论文(含校级优秀论文)保存五年以上。

九、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经济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办法》(2010年修订)同时废止。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