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2010年教改项目立项名单 |
序号 | 项目属性 | 立项年度 | 项目管理单位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参加人员 |
1 | 重点 | 2010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低碳实验教学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专业核心课程低碳实验教学研究 | 詹茂盛 | 王凯、王小群 |
2 | 重点 | 2010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 | 强化团队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 罗喜伶 | 徐平、张有光、王俊、谭大伟、哈聪颖、刁为民、冀会辉 |
3 | 重点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直升机设计”实物样机动态演示互动教学 | 陈铭 | 王吉东、曾洪江、贺天鹏 |
4 | 重点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莉 | 刘睿、李波、程波、卢静 |
5 | 重点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教学研究 | 闫光荣 | 程伟、宁涛、关世伟 |
6 | 重点 | 201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工科数学分析》开放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 杨小远 | 李尚志、孙玉泉、邢家省、杨卓琴、薛玉梅 |
7 | 重点 | 2010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研究 | 樊瑜波 | 韩慧瑜、刘红、周前祥、邓小燕、戴克胜、荣龙、李德玉、孙联文、侯丹丹 |
8 | 重点 | 2010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高教所、教务处 | 理工科教研教改成果的国际化表达与交流方法的研究 | 李淑宇 | 蒲放、孙联文、李德玉、樊瑜波 |
9 | 重点 | 2010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精英文科实验班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 郑晓齐 | 高全起、向明友、龙卫球龙全、姚晓玲 |
10 | 重点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北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向明友 | 郭巍、王孝杰、曹巧珍、解月、程芳、邢春丽、张晓君、王兆飞、王泉、宋敏、刘微、赵希琳 |
11 | 重点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汽车测试技术》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 王建 | 刘献栋、丁能根、周煜 |
12 | 重点 | 2010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仪器仪表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钱政 | 苏昊、周富强、刘刚、孟晓风、杨远洪、江洁、郑德智、张勇、冯迪、李娜 |
13 | 重点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沙河校区物理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 李英姿 | 全体物理实验中心人员 |
14 | 重点 | 2010年 | 法学院 | 北航法学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创新设计与实践 | 付翠英 | 郑丽萍、王丽、李亚梅、张晓茹、陈巍、初殿清、徐绪辉 |
15 | 重点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于黎明 | 熊璋、田原、马声明、陈辉、王乐梅、赫培元、殷传涛、宋萌 |
16 | 重点 | 2010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以“艺术生态”互动公选课教学完善学生人格、激发各科创造力 | 颜新元 |
|
17 | 重点 | 2010年 | 学生工作部(处) | 沙河校区办学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工作模式的研究 | 徐亚军 | 冯盛、丁丁、范鹰、方志、闵敏 |
18 | 重点 | 2010年 | 招生就业处 | 基于毕业生就业分析的我校本科专业设置社会需求研究 | 姜恩桥 | 赵敏、张江、苏睿 |
19 | 一般 | 2010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 宋玉军 |
|
20 | 一般 | 2010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热工参数测控示教系统设计 | 张天丽 | 马壮宇 |
21 | 一般 | 2010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 秦红磊 | 金天、丛丽 |
22 | 一般 | 2010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大学生科技活动组织模式研究 | 王俊 | 谭大为、孙进平 |
23 | 一般 | 2010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模式探索 | 徐华平 | 李景文、陈杰、孙兵 |
24 | 一般 | 2010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光电通信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及组织模式研究 | 闫娟娟 | 郑铮、江月松、刘建胜 |
25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创新教育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 | 白成刚 | 沈为群、殷蓓蓓、 |
26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新老校区本科生“双翼”工程的探索与实施 | 董卓宁 | 龚光红、王艳东、李广玉、王艳、雷晓锋 |
27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飞行器自动控制导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 江加和 | 任章、张庆振 |
28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微机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 李妮 | 孙琦、刘丽、林新、姚楠、李秀芝 |
29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改革与实践 | 申文达 | 唐瑶、李可、董云风、吴冠 |
30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Simulink的捷联惯性导航可视化实验平台设计 | 王玲玲 | 富立 |
31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磁电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研究 | 吴静 | 肖春燕 |
32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 肖瑾 | 胡晓光、吴星明、刘劲猛、徐东 |
33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机电专业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的改革与探索 | 杨丽曼 | 沈东凯、尚耀星 |
34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微机接口技术综合实验设计 | 姚楠 | 李秀芝、孙琦 |
35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英文资料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教学中实施研究 | 张宝昌 |
|
36 | 一般 | 2010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公共选修课《导航技术发展概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赵龙 | 张海、沈晓蓉、张李勇 |
37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疲劳可靠性》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之“实例双语”教学 | 鲍蕊 |
|
38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工程大型通用软件应用》课程建设 | 贾玉红 |
|
39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新方案建议 | 郦正能 | 航空学院督导组全体 |
40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精品课建设 | 刘华 | 蒋持平、姜开厚、胡伟平、孟宪红、张彤 |
41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科研项目的综合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马宝峰 | 李岩、郭辉、王海文、万连、潘晓丽、赵小虎、蔡楚江、白涛 |
42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航空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方法与实践研究 | 庞丽萍 | 庄达民、刘猛、朱正波、南国鹏 |
43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 苏媛 | 董朝阳、闫德 |
44 | 一般 | 2010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飞行力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 王立新 | 屈香菊、董朝阳、王维军、王衍洋 |
45 | 一般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关于开设机载计算机系统课程的教改研究 | 李波 | 王锐 |
46 | 一般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研究 | 梁晓辉 | 沈旭昆 |
47 | 一般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基于Web的Verilog HDL语言考试系统 | 谢鹏悦 | 曹庆华、潘提 |
48 | 一般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多核计算技术理论与实践 | 张炯 | 龙翔、高小鹏等 |
49 | 一般 | 2010年 | 计算机学院 | 并行程序设计教学辅助平台 | 赵长海 | 史晓华、郎钰泽、田杨 |
50 | 一般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多元一体化互动教学法的实现 | 陈娟 | 马俊功、祁晓野、付永领、李万国、胡晓光 |
51 | 一般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效果研究 | 高桂霞 | 闵敏 |
52 | 一般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深化工程图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 胡少兴 | 刘静华、王运巧、韩先国、郭伟 |
53 | 一般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基于工程的机械原理教学方法研究 | 王巍 | 郭卫东、于靖军、孙明磊、王党校、刘荣 |
54 | 一般 | 2010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探索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素描课教学新模式 | 尹虎 |
|
55 | 一般 | 2010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提升管信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 | 王理 | 郝乙、邓卫国、刘志莲 |
56 | 一般 | 201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神经网络控制教学改革 | 冯伟 |
|
57 | 一般 | 201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微分几何》课程改革研究 | 贺慧霞 | 张奇业、赵迪、马声明 |
58 | 一般 | 201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实验》中的概率统计 | 刘超 | 李尚志、刘铁钢、赵俊龙 |
59 | 一般 | 201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竞赛与本科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 王宝山 | 李尚志、高宗升 |
60 | 一般 | 2010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康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蒲放 | 蔡朕、王豫、刘文勇 |
61 | 一般 | 2010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乔惠婷 | 许燕、李德玉、牛海军 |
62 | 一般 | 2010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基于RTP型领导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 李丹阳 | 涂晓芳、黄敏 |
63 | 一般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航空航天英语面向沉浸式学习环境的研究和实践 | 何宇茵 | 阮利、张欣叶、孙梅、王兆飞 |
64 | 一般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基础写作教学改革 | 王兆飞 | 邹艳、雷红、杨良萍、胡坚、何宇茵 |
65 | 一般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阅读课向网络自主阅读的转型研究 | 邢春丽 | 王义娜、程芳、朱国振、蔡青、解珊、吴践 |
66 | 一般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北航高年级本科生法语报刊选读课程研究 | 杨榕 | 杨榕、周晓岩、郑文韬 |
67 | 一般 | 2010年 | 外国语学院 | 形成性评估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及影响 | 邹艳 | 邹艳、杨春丽、王兆飞 |
68 | 一般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飞行安全》中外合作/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杜俊敏 | 陈海兵、刘晓锋 |
69 | 一般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 高政国 |
|
70 | 一般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突出适航特色的《飞机总体设计》课程建设 | 柯鹏 | 刘传凯、陈海兵 |
71 | 一般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汽车拆装实验室规划及优化方案设计 | 王岩 |
|
72 | 一般 | 2010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钢屋架荷载试验教学研究 | 周耀 |
|
73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试验平台建设 | 陈培 | 韩潮 |
74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面向多学科的飞行动力学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 | 师鹏 | 赵育善 |
75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虚拟实验技术在专业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 覃粒子 | 刘宇、马彬、王一白、杨文将、任军学 |
76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INS/CNS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 王海涌 | 王新龙、徐世杰、周文睿、李钦 |
77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北航Pico-Sat空间探测实验与教学平台 | 王新升 | 黄海、贺卫亮、赵国伟、贾光辉、王利民、梁斌 |
78 | 一般 | 2010年 | 宇航学院 |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 赵丽滨 |
|
79 | 一般 | 2010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信息光学及光信息处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 冯迪 | 周震、杨明伟、王冷平 |
80 | 一般 | 2010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SRTP科技活动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 胡姝玲 | 牛燕雄、章博、刘宏海、藤飞、赵亚飞 |
81 | 一般 | 2010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遥感地理学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 | 李娜 | 赵峰、周冠华、盛浩、张颖、贾国瑞 |
82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科研式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 崔益民 | 钱建强、裴朝、陈彦、严琪琪、李华 |
83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近代物理实验课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 郝维昌 | 钱建强、崔益民、张高龙 |
84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 金硕 | 王金良、张颖、舒小林 |
85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基础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李文萍 | 商广义、于磊、王玫 |
86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凝聚态物理导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 潘晖 | 王海龙 |
87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专业物理实验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 肖志松 | 王金良、黄安平、王玫 |
88 | 一般 | 2010年 | 物理学院 |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 张高龙 | 乐小云、钱建强、孙保华、张玉洁 |
89 | 一般 | 2010年 | 法学院 |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以民事诉讼法为中心 | 陈巍 |
|
90 | 一般 | 2010年 | 法学院 | 法律方法论课程设计研究 | 王锴 | 毕洪海、泮伟江 |
91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法语世界文化在法语教学中的引入 | 卞文佳 | 张晓雯、于珊、王竹雅 |
92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中国专业型硕士和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 | 陈辉 | 熊璋、于黎明、王乐梅、于雷 |
93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真实性材料在基础法语课程中的作用 | 崔敏 | 陈威、卞文佳 |
94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视听材料在科技法语教学中的运用 | 林立婷 | 萨日娜、王梅、卞文佳 |
95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团队和个人相结合的新型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 唐宏哲 | 张巍、陈辉、安娜、周马克 |
96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法语基础写作教学研究与教材规划 | 王敏 | 萨日娜、王乐梅 |
97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商务法语教学研究 | 王竹雅 | 于珊、陈晓静、卞文佳 |
98 | 一般 | 2010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国际化高端数学人才的培养 | 马声明 | 马声明、MarcoPauly、曾宪铭、佘志坤 |
99 | 一般 | 2010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创新研究 | 宫万琳 | 陈琦 |
100 | 一般 | 2010年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钱建刚 |
|
101 | 一般 | 2010年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中外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对比研究 | 许越 | 刘兆阅、郭红 |
102 | 一般 | 2010年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元素化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东凤 | 郭林、田东亮 |
103 | 一般 | 2010年 |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教学模式研究 | 王代月 | 赵义良、田真、万林艳、李富君、高宁 |
104 | 一般 | 2010年 |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 德法融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 谢惠媛 | 郁树廷、陈萌、梁国栋 |
105 | 一般 | 2010年 |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施路径研究 | 李富君 | 赵义良、彭富芝、郁树廷、程二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