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2013年教改项目立项名单 |
序号 | 项目属性 | 立项年度 | 项目管理单位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参加人员 |
1 | 重点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融入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问题的材料学科特色实验平台建设 | 李松梅 | 杨光、于荣海、张跃、沙江波、付春娟、袁泽红、李艳霞 |
2 | 重点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合物的热性能 | 苏玉芹 | 张佐光、顾轶卓、付春娟、陈超、冯娟 |
3 | 重点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本科生高水平科研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刘凯 | 刘凯、杜文博、罗喜伶、蔡开泉、黄勤、张岩、白琳、田亚飞、王珺珺 |
4 | 重点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 肖春燕 | 武建文、雷银照、马齐爽、郭宏、赵向阳、王永、王艳 |
5 | 重点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航空发动机设计贯通式培养实践 | 洪杰 | 朱之丽、唐海龙、刘宝杰、王延荣、邹正平、马艳红、魏大盛、张大义 |
6 | 重点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微小型飞行器设计与实践》课程建设 | 万志强 | 戴玉婷、高静、黄俊、焦起祥、吴永康 |
7 | 重点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实验室的校内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习基地建设 | 谢永奇 | 黄勇、高红霞、董素君、曾宇、李可、王超、柏立战 |
8 | 重点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图形图像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沈旭昆 | 高小鹏、王蕴红、陈小武、杨钦、梁晓辉、何兵、张兆翔 |
9 | 重点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以解决科学计算问题为导向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 欧阳元新 | 艾明晶、曹庆华、李莹、万寒、傅翠娇、刘禹、孙青 |
10 | 重点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 齐铂金 | 张伟、黄荣瑛、刘艳强、郑敏信 |
11 | 重点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机械设计教学多维平台体系建设 | 王之栎 | 马纲、陈心颐 |
12 | 重点 | 2013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微积分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美生 | 冯伟杰、吴纪桃、魏光美、钱临宁、高颖辉、王进良、李娅、张继龙、阮元龙、贺慧霞 |
13 | 重点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分布式开放性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 | 裴葆青 | 樊瑜波、蒲放、李淑宇、牛海军、赵峰、王豫、刘文勇、韩景芸 |
14 | 重点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材料》课程跨学院交叉培养体系建设 | 李晓明 | 刘海峰、郑丽莎、蒲放、赵勇、潘兵、李建欣、陶飞、张涛涛、李德玉、樊瑜波 |
15 | 重点 | 2013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 | 沈映春 | 黄岩、李筱光、隋学礼、刘美芳、孙琳琳、侯琳琳、谢晓霞 |
16 | 重点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土木与交通工程国际化试验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陈军 | 高政国、张武满、谭玉敏、张涛涛 |
17 | 重点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顶层设计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群建设 | 杨世春 | 宋凌珺、徐斌、王岩、姬芬竹 |
18 | 重点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激发本科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潜力的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与实践 | 田大新 | 王云鹏、吴江浩、田琼、罗喜伶、诸彤宇、王建、鹿应荣、鲁光泉、余贵珍、王德福 |
19 | 重点 | 2013年 |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曾声奎 | 潘星、任羿、付桂翠、杨顺昆、王晓红、李晓阳、王立梅 |
20 | 重点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增加直观性和动手能力的设计课辅助系统建设 | 蔡国飙 | 田爱梅、李家文、张黎辉、田辉 |
21 | 重点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机、电、力融合特色的航天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 梁国柱 | 陈培、杨博、覃粒子、曹晓光 |
22 | 重点 | 2013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以国家级精品课为平台的小班化协同教学模式与全程性教学质量评价 | 李成 | 樊尚春、钱政、王俊、周浩敏、万聪梅、郭占社 |
23 | 重点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80到64课时《基础物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 张国锋 | 陈子瑜、罗剑兰、庞丹阳、周洪波、车骁骑 |
24 | 重点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核物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 张高龙 | 乐小云、钱建强、竺礼华、寺岛知、孙保华、王涛峰 |
25 | 重点 | 2013年 | 法学院 | 本科生课外自主学习强度与实效研究 | 陈巍 | 李昊、王永茜、翟志勇 |
26 | 重点 | 2013年 | 软件学院 | “师徒圆梦计划”快速有效地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的新模式 | 孙伟 | 张德生、宋友、张莉、王亚、康一梅、王丽华、孙星宇、杨娜 |
27 | 重点 | 2013年 | 软件学院 | 目标驱动的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研究 | 张莉 | 杜孝平、张德生、王丽华、宋友、康一梅、王海泉、姚宁 |
28 | 重点 | 2013年 | 高等工程学院 | 面向“三个十年”培养目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改革与实践 | 陈新 | 侯安平、钱士湘、韩钰、徐墨客、安春波 |
29 | 重点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工程师培养模式中的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 王乐梅 | 冯文全、于黎明等 |
30 | 重点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工业科学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马纪明 | 徐平、王峥、段斐 |
31 | 重点 | 2013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信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 王可 | 李巧、张雪、宋泽惠 |
32 | 重点 | 2013年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环境类《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 | 孙也 | 朱天乐、相、艳、范文宏、曾小岚、刘宏菊、李晓敏 |
33 | 重点 | 2013年 |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研究与实践 | 郁树廷 | 程基伟、武立勋、雷晓峰、董卓宁、谢惠媛、赵洁、张树焕 |
34 | 重点 | 2013年 |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基于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通识教育 | 翟志勇 | 李静、泮伟江、张家骥、段颀、田飞龙、罗旻、陈绮 |
35 | 重点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 | 马鹏举、张兴华 | 尚金英、孙英蛟、赵雷、纪铁玲、靳永卫、王秋红、王凤霞、杜林坡、殷辉、佟杰、王景和 |
36 | 重点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加强控制工程技术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 齐海涛 | 陈博、史成坤、崔剑、何立新、蒋龙、李烨、徐鹏飞 |
37 | 重点 | 2013年 | 发展规划部(处) | 以提高理学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理学专业职业生涯教学体系研究 | 宗佳 | 李红捷、樊尚春、乐小云、郑晓宁、刘超、李娅、王菲、冯盛 |
38 | 重点 | 2013年 | 招生就业处 | 面向行业的就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刘睿 | 赵敏、袁文婧、马田、陈伟东、吴衍川 |
39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腐蚀原理》课程伴随性大作业设计 | 李卫平 | 刘慧丛、朱立群 |
40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形工艺实验与模拟 | 李艳霞 | 顾轶卓、李、敏 |
41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 席文君 | 李晓鲲、王海平 |
42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耐热性能的研究 | 袁泽红 | 杨光 |
43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设《高温隔热陶瓷制备及表征》特色实验 | 张跃 | 张跃 |
44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材料组织特征分析》教学方法研究 | 裴延玲 | 沙江波 |
45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金属功能材料本科生特色实验 | 刘敬华 | 王敬民、张天丽 |
46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专业《结晶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刘彤 | 谷景华、唐薇、冯泽龙 |
47 | 一般 | 2013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特色实验课中的失效分析思路的培养 | 有移亮 | 赵子华 |
48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Signals and Systems 实验指导书编写 | 王文光 | 孙进平、高飞、王楠、林晓霞、刘凯琪 |
49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克服年级和专业课限制的网络微波学堂教学模式 | 全绍辉 | 武建华、陆希贤、舒明敏、崔旭旺 |
50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探讨“学术导师”制强化本科生基础科研的研究与实践 | 杜文博 | 徐桢、刘凯、黄勤 |
51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微波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 洪韬 | 赵京城、刁为民 |
52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无线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建设 | 尚涛 | 刘建伟、伍前红、修春娣、毛剑 |
53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电路(1)”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 赵琦 | 张晓林、冯文全、周强、赵洪博、刁为民 |
54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新版课程中心建设研究 | 张岩 | 白明、于泽、方宁 |
55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高校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本研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视角 | 冯蓉 | 孙泽斌、王艺燃、肖明明、赵鹏、王璀璨、尚小凡 |
56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 刁为民 | 哈聪颖、路辉、冀会辉、张杰斌 |
57 | 一般 | 2013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来华和出国留学生的学生工作模式探析 | 刘科生 | 刘金扬、祝贺、冯蓉、图们、王乐知 |
58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C语言程序设计》小班化个性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任磊 | 吴云洁、宋晓、郑征、马耀飞、石岩 |
59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本科生教/研一体化 | 段海滨 | 魏晨、邓亦敏 |
60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 | 全权 | 白成刚 |
61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实验技术与建模》课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体系建设与实践 | 杨静 | 富立、赵龙、王玲玲、张李勇 |
62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学院、书院模式下低年级开展学生工作的探索与实施 | 李广玉 | 孟宪博、原野、张权、叶飞 |
63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专业通识教育内容研究 | 吴静 | 武建文、徐萍 |
64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助式单片机实验方法探索与研究 | 董韶鹏 | 崔勇、张军香、袁少强、袁梅 |
65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工电子创新自助实验室新型开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肖瑾 | 胡晓光、张秀磊、张静 |
66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力传动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实验平台的开发 | 张磊 | 孙静 |
67 | 一般 | 2013年 |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实验系统研制 | 张李勇 | 赵龙、张海 |
68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吴大观英才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樊江 | 丁水汀、王强、李秋实、闫晓军、杨晓奕、李建伟、方志、曾煜 |
69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基于零起点递进式的国家试点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 李建伟 | 方志、曾煜、杜田野、赵晖、王涛、阿鲁斯、焦泽昱、桑济昌 |
70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吴大观英才班《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教学模式探索 | 魏大盛 | 王延荣、齐红宇、石多奇、蒋向华、杨慧 |
71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合作性教学模式在工程热力学教学中的运用 | 丁水汀、李海旺 | 尹幸愉、吴宏、郭隽、李海旺 |
72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结构动力特性试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 马艳红 | 张大义 |
73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燃烧和燃烧室》课堂教具制作与教学实践研究 | 岳明 | 黄勇、刘玉英、陈龙飞 |
74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燃烧学课程引入牛津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陈龙飞 | 黄勇、刘玉英、岳明、文雯 |
75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燃烧和燃烧室》课程HPP考核方式研究 | 刘玉英 | 黄勇、林宇震、岳明、张弛、陈龙飞 |
76 | 一般 | 2013年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基于液滴试验的科技实践体系建设 | 王方 | 金捷、张弛、岳明 |
77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课堂上机编程仿真的实践教学 | 姬金祖 | 黄沛霖 |
78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完全学分制下建设航空专业特色《微机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李可 | 潘哓丽、黄勇、谢永奇、刘彦鹏、孙康文、严鹏、孙振佳 |
79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力学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 王奇志 | 孟宪红 |
80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力学》重点问题的可视化“教”“学”方法和软件 | 张彤 | 刘华 |
81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科研引导的教研一体化在导师制框架下的实践 | 高琪 |
|
82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延奎 | 田伟、李岩、李乾、石伟、周平 |
83 | 一般 | 2013年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概论MOOC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 | 李道春 | 杨超、贾玉红、罗漳平、刘凯、赵仕伟 |
84 | 一般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科研环境下计算引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 吕江花 | 马世龙、刘禹、刘艳芳、高世伟、孟详曦、夏乾臣 |
85 | 一般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国外名校公开课程引进的研究与实践 | 王锐 | 栾钟治 |
86 | 一般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基于软件路由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 刘艳芳 | 张力军、焦福菊 |
87 | 一般 | 2013年 | 计算机学院 | 《密码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演示系统的建设 | 郭华 | 周恩光、张江霄、姚燕青、周长斌、李鹤超 |
88 | 一般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面向留学生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研究 | 王运巧 | 刘静华、肖立峰 |
89 | 一般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结合现代产品设计方法的《工程图学》装配体及零件构形案例教学探索 | 王玉慧 | 刘静华、肖立峰 |
90 | 一般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留学生微纳制造课的教研一体化模式研究与实践 | 蒋永刚 | 陈华伟、乐悦、张德远、 |
91 | 一般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工程设计工具》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研究 | 陈甜甜 | 席平、王晚霞、赵晓慈 |
92 | 一般 | 2013年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专业课程设计》中的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 吴琼 | 张建斌、黄荣瑛、杨毅清 |
93 | 一般 | 2013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 苏文平 | 张哲、马野、郭慧茹 |
94 | 一般 | 2013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基于行为科学原理的本科顾问计划内在机理研究 | 武欣 | 宋晓东、苏文平、于洋、李悦 |
95 | 一般 | 2013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校本土校园国际化课程研究 | 张驰 | 杨阳彤晞、宋树洋、黄河、于晓 |
96 | 一般 | 2013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打造高端讲座平台、培养高等通识人才 | 牟晖 | 王惠文、高翔、梁娜、欧阳丽莎、秦洋、胡婷婷 |
97 | 一般 | 2013年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校经管类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创新设计研究—基于北航经管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 宋晓东 | 高翔、张驰、胡婷婷 |
98 | 一般 | 2013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数学学院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研究与实践 | 王菲 | 丁丁、李轩昂、张文浩 |
99 | 一般 | 2013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基于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 彭临平 | 刘红英、高颖辉 |
100 | 一般 | 2013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基于最优化问题的数值实验设计 | 刘红英 | 陈迪荣、夏勇、张奇业 |
101 | 一般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肌骨系统生物力学”课程改革实践 | 王丽珍 | 樊瑜波、宫赫、赵峰 |
102 | 一般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面向科研训练的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实验设计 | 万涛 | 李德玉、李淑宇、李艳 |
103 | 一般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发酵工程课程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 贡向辉 | 谢倍珍、刘红、付玉明、胡大伟、孙艳 |
104 | 一般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免疫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刘美丽 | 桑晨、孙联文 |
105 | 一般 | 2013年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验动物学课程建设 | 王江雪 | 孙联文、周钢、刘美丽 |
106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的构建 | 孙琳琳 | 孙东雪 |
107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微观经济学双语双教材授课模式研究 | 隋学礼 | 吴问志、付瑜 |
108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基于创造力培养的舞蹈课程建设 | 井志伟 | 苏丹娜、刘杨、吴瑞林 |
109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科技哲学对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王妍 | 徐治立、叶山岭 |
110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国大学批判写作课程建设研 | 雷红 | 曹巧珍、李英梅 |
111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EFL演讲、辩论教学Mindset动机研究 | 孙梅 | 朱国振、程艳琴 |
112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北航理工科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和思辨读写课程开发 | 张莉娟 | 李英梅、曹巧珍 |
113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王晨爽 |
|
114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学术语篇中转述动词变化历时分析 | 吴维中 |
|
115 | 一般 | 2013年 | 外国语学院 | 英美文化通识课程建设 | 宫海荣 | 曹巧珍 |
116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发动机控制引导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 张奇 | 张继龙 |
117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交通规划》的案例教学研究 | 唐铁桥 | 王云鹏 |
118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 余贵珍 | 田大新、于海洋、鹿应荣 |
119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复合材料结构适航设计课程建设 | 潘强 | 胡大勇、何田、张弛 |
120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发动机原理教学虚拟试验软件 | 刘传凯 | 何田、胡大勇、邱天 |
121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适航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 张艳来 | 陈海兵、吴江浩、乔薇 |
122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 白音 |
|
123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场道基道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童朝霞 | 童朝霞、王乃东 |
124 | 一般 | 2013年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场特种结构和土木结构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 张涛涛 | 张武满、白音 |
125 | 一般 | 2013年 |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 任羿 | 曾声奎、孙博、赵廷弟 |
126 | 一般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航天特色专业的完全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研究 | 杨博 | 胡维多、王新龙、王可东、金磊 |
127 | 一般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 覃粒子 | 刘宇、梁国柱、徐旭、田爱梅 |
128 | 一般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学分制培养方案改革初探(图像方向) | 曹晓光 | 周付根、谢凤英、孟偲 |
129 | 一般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飞行器设计(航天)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 陈培 | 韩潮、王新升 |
130 | 一般 | 2013年 | 宇航学院 | 研究性与应用性结合的本科生计算智能教学方法 | 薛斌党 | 周付根、曹晓光、白相志 |
131 | 一般 | 2013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课堂与网络、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光电子技术”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贾国瑞 | 赵慧洁、潘锋、周斌权 |
132 | 一般 | 2013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与实践 | 刘惠兰 | 周斌权、张晞、吕妍红 |
133 | 一般 | 2013年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 潘锋 | 钱政、肖文、贾国瑞、李娜 |
134 | 一般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基于积分制物理实验管理系统 | 陈彦 | 李朝荣、李华、杨彩丽、李英姿 |
135 | 一般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科研成果向物理实验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董国波 | 唐芳、李英姿、李朝荣、车骁骑、王菁、陈彦、刁训刚、李华 |
136 | 一般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数学物理方法2》课程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 郭怀明 | 邓胜华、赵素芬 |
137 | 一般 | 2013年 | 物理学院 | 依托物理实验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 车骁骑 | 陈子瑜、王菁、荣翠华、蔡红艳 |
138 | 一般 | 2013年 | 法学院 | 传统法律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用与意义 | 明辉 | 龙卫球、赵明、高全喜、付翠英等 |
139 | 一般 | 2013年 | 法学院 | 校外基地实习课程组织管理制度研究 | 初殿清 | 陈巍、杨彩霞、王天凡 |
140 | 一般 | 2013年 | 法学院 | 培养涉外法律实务人才教学研究 | 高琦 | 李斌、刘浩 |
141 | 一般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国际化背景下工科法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萨日娜 | 王梅、林立婷 |
142 | 一般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中法工程师学院新型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敏 | 萨日娜、于姗、牛薇、王乐梅 |
143 | 一般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用工程师人才保障体系研究 | 殷传涛 | 张莉、陈辉、高芫赫、陈思雯、王帆、邱净博 |
144 | 一般 | 2013年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科技法语课程建设的探索 | 林立婷 | 萨日娜 |
145 | 一般 | 2013年 | 国际学院 | 适应本科培养要求的来华留学本科生入学选拔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 杨雪 | 高侠、谷伟、朱明媚、刘淑艳、苏力 |
146 | 一般 | 2013年 | 国际学院 | 来华留学本科生单独授课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 郭媛媛 | 李红裔、杨雪、苏力、高侠、谷伟 |
147 | 一般 | 2013年 | 国际学院 | 英文授课来华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朱明媚 | 张永勤、魏扬秀 |
148 | 一般 | 2013年 | 国际学院 | 中文本科工程类留学生科技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郭莉萍 | 朱明媚、张永勤、魏扬秀、熊瑛 |
149 | 一般 | 2013年 | 国际学院 | 本科留学生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 苏力 | 姜姗、宋晓东、杨雪 |
150 | 一般 | 2013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构建交互编程艺术课程体系 | 胡勇 |
|
151 | 一般 | 2013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信息设计课程建设 | 李巧 | 宋泽惠 |
152 | 一般 | 2013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课程教学作品展览在艺术专业教学中的效果与管理研究 | 陈骥 | 贾国利、王宁 |
153 | 一般 | 2013年 |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 董萍萍 | 贾国利、王杉、盛穆彤、赵一娜 |
154 | 一般 | 2013年 |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 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 彭付芝 | 李富君、马骁毅、赵洁、张树焕 |
155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音像资料在通识课程《公民权利》中的应用 | 李亚梅 |
|
156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知行文科试验班毕业设计改革研究 | 康子兴 | 翟志勇、泮伟江、段颀 |
157 | 一般 | 2013年 |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北航理工科学生通识教育方法探讨 | 泮伟江 | 高全喜、翟志勇 |
158 | 一般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基于CDIO的电子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崔剑 | 李坚、杨开、蒋龙、靳永卫、张务谦、余丽、李欣 |
159 | 一般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利用3D打印技术培养自主设计能力研究 | 杨伟群 | 靳永卫、徐鹏飞、郭乔 |
160 | 一般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关于控制技术工程训练的创建与改革--面向全校大二学生 | 何立新 | 马鹏举、徐鹏飞、韩永鹏、齐海涛、李烨、蒋龙 |
161 | 一般 | 2013年 | 工程训练中心 | 基于项目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史成坤 | 张兴华、崔剑、齐海涛 |
162 | 一般 | 2013年 | 教务处 | 互动式教学与教学质量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 | 齐丹 | 张明立、王伟、黄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