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成果 >> 正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89-2023)

发布时间:2024-05-09浏览次数:

北航1989-2023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情况

(含本科与研究生教学)


为了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检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优秀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教委决定,从1989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开展优秀教学成果的评奖活动,每四年评选一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设立的优秀教学成果奖励。1989年第一届评奖时,国家设特等奖和优秀奖,1993年第二届及以后,国家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序号

获奖年份

获奖等级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1989

优秀奖

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成果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宁榥,高镇同,张启先

2

1989

优秀奖

北航优化本科教学过程的改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曹传钧,陈孝戴

3

1989

优秀奖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进行课程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辉祖,潘孝禄,方汝瑢

4

1993

二等奖

在数学教学中教书育人的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心灿

5

1993

二等奖

“工程图学”课程的设计思想、方法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剑南,余新耀,潘柏楷,赵如舜,卢树森

6

1993

二等奖

自力更生建设现代化教学实验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胡世光,周贤宾,孙世长,陈鹤峥,常和生

7

1997

一等奖

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重点学科建设及高水平博士生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传源,王行仁,陈宗基,张明廉,申功璋

8

1997

二等奖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懋章

9

2001

一等奖

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

王越,霍雅玲,江丕权,张彦通,郭景文,席巧娟,杨东平等

10

2001

二等奖

以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 改革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瑞祥,王之栎,刘静华,郭卫东

11

2001

二等奖

面向21世纪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辉祖,王琪,蒋持平,王士敏,谢传锋

12

2001

二等奖

强化主体意识 促进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改革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彦通,武哲,赵平,周延泽,方力

13

2005

一等奖

研究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的研究及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未,马殿富,刘旭东,张莉,曹庆华

14

2005

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徐惠彬,刘建华,张佐光,王华明,宫声凯

15

2005

二等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晓林,王祖林,董金明,苏东林,冯文全

16

2005

二等奖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章,袁少强,林岩,吴云洁,王卫红

17

2005

二等奖

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基地的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旭东,曹庆华,张力军

18

2005

二等奖

基础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琪,蒋持平,王士敏,胡伟平,姜开厚

19

2005

二等奖

面向企业需要 突出工程特色 为国防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宗基,魏晖,燕丽,刘沛清,王强

20

2009

一等奖

我国高等教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及实践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

吴澄,申功璋,田作华,萧德云,王雄,吴晓蓓,卓晴,戴先中,刘小河,谢克明,赵光宙,刘建昌

21

2009

二等奖

紧扣国家战略急需、紧扣学科前沿创建我国高级空管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军,张晓林,张有光,张学军,罗喜伶

22

2009

二等奖

“依托优势学科 培养两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懋章,陶智,陆利蓬,王强,王荣桥

23

2009

二等奖

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

徐士进,沈旭昆,武港山,陈红京,董少春,陆现彩

24

2009

二等奖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尚志,郑志明,高宗升,吴纪桃,赵迪

25

2009

二等奖

建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张彦通,王孙禺,雷庆,张文雪,赵婷婷,余寿文

26

2009

二等奖

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未,张广军,洪冠新,武立勋,陈志英

27

2014

二等奖

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群及其实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殿富,高小鹏,张莉,曹庆华,王雷

28

2014

二等奖

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国际通用工程师学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熊璋,于黎明,徐平,伊夫·杜拉克(Yves,DULAC),马克·波利(Marc,PAULY)

29

2014

二等奖

全面提升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十年改革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志明,冯文全,陈强,赵婷婷,马齐爽,王敏

30

2014

二等奖

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创建及在全国的推广

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沛,李尚志,朱传喜,邹庭荣,李艳馥,李军,赵红梅,白晓棠,王兆军,戴瑛,兰莹莹

31

2018

二等奖

基于科教协同的“一三三二”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杨义川,郑志勇,巩馥洲,李翠萍,孙玉泉

32

2018

二等奖

“驭远创客空间”的构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少萍,段海滨,李广玉,王兴坚,焦宗夏,吴江,张超,尚耀星,石健,蔡志浩

33

2018

二等奖

面向新兴产业,科教融合虚实结合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晓林,张有光,王祖林,王俊,刘荣科,陈杰,徐华平,杨昕欣,张玉玺

34

2018

二等奖

量子精密测量前沿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房建成,刘刚,全伟,袁珩,胡朝晖

35

2018

二等奖

基于软硬件课程贯通和分级分层次的系统能力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文智,高小鹏,施青松,王总辉,张莉,姜晓红,季江民,王雷,陈建海,施敏华

36

2023

一等奖

产教融合培养交通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世春,王云鹏,王养柱,朱颖,田大新,王建,杨悦,于滨,杨晴虹,林海英,余贵珍,丁川,兰巍

37

2023

一等奖

面向新兴产业,科教融合,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晓林,王志功,刘荣科,杨华中,王志军,刘开华,曾孝平,吴陈滨,曹先彬,张有光,杨昕欣,周强,赵琦,刁为民

38

2023

二等奖

厚植情怀、科教融通,把科研势能转化为人才培养动能的北航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房建成,黄海军,王华明,曹庆华,刘红,蔡国飙,黄海,宋晓东,董卓宁,杜洋,刘洋,马齐爽,赵海云,王耀坤

39

2023

二等奖

成长进阶、校企强“耦合”协同育人—机械工程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丁希仑,文力,从保强,杨民,梁建宏,齐建立,张承阳,刘荣,王田苗,于靖军,毕树生,齐特,邓怡,张志刚

40

2023

二等奖

面向国家空天战略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玉丽,鲍蕊,王晋军,邢誉峰,王青云,李敏,刘沛清,吕敬,邵丽华,陈庆山,李云龙,胡天翔,姬金祖,屈秋林,潘翀,于洋,白晨媛

41

2023

二等奖

基于校企协同、通专融合1+X模式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小兵,曹庆华,邵英华,林京,梁帮龙,王立梅,杜洋,刘倩楠,门雪洁,刘杰,常昊婧,何益海,戴伟

42

2023

一等奖

植根国家级多学科交叉科研基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构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莉莉,郝爱民,樊瑜波,段海滨,王党校,梁晓辉,刘虎,沈旭昆,刘红,周忠,王琼华,赵罡,戴树岭

43

2023

一等奖

面向国家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数学高层次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志明,刘铁钢,王东明,张筱,唐绍婷,姜鑫,韦卫,郭炳晖,单宝松,丁琴,张颖

44

2023

二等奖

以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为导向的博士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飞,夏历,郭巍,闫莉,孙洪丽,邢春丽,杨丽,刘巍巍,张毓

45

2023

二等奖

国家重大需求牵引的“双式一化”核聚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广宏,张颖,金硕,周洪波,袁悦,朱开贵,舒小林,梁林云,周苗,李博

46

2023

二等奖

传承永恒的陀螺精神,培养惯性技术与导航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房建成,樊尚春,张春熹,刘刚,李建利,韩邦成,钱政,宋凝芳,全伟,宁晓琳,王新龙,张京娟

47

2023

二等奖

"养德润人、融艺启人、创新育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金虎,王磊,王田,刘克新,胡晓光,李伯虎,李广玉,王艳东,刘金琨,蒋茁,张宝昌,王薇,石存,贾子超,岳昊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