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教务部、教师发展中心、智慧树网联合开展“名师培育计划”系列培训之智慧课程教学运行专题工作坊,吸引我校20余位已建设智慧课程或对智慧课程建设感兴趣的教师参与。本次工作坊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庞慧慧教授作“数理之道 未来之钥——概论统计课程的范式创新与实践解码”主题分享,并随后开展了多轮工作坊实操环节,带领教师体验智慧课程赋能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务部邸琳子主持。
庞慧慧教授结合其主讲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家一流课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深入解析“AI课程工具使用与课程建设”的核心路径。她强调:“AI工具不仅是技术辅助,更是教学理念革新的催化剂。从备课、授课到课后评估,需系统性融入AI能力,实现教学流程的精准优化。”庞教授还分享了智慧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包括如何利用AI生成课件、布置教学任务及观测教学数据,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操作范式。
专家分享后,开始工作坊的多轮实操环节,参与教师通过智慧课程运行的全流程操作快速进入AI教学空间,现场体验多项功能,如课前备课:利用AI助教生成个性化课件,优化教学任务设计;课中互动:通过PPT插件实时发布课堂任务,结合“灵动课堂”小程序实现动态教学反馈;课后评估:借助教学数据观测平台,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成效。此外,智慧树资深运行顾问石泉洁、兰玲玲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智慧课程优秀案例,重点剖析AI工具在课程运行中的创新应用与显著成效,为参与教师们提供了新的课程改革创新的思路与参考范式。
在“实操体验交流”环节,教师们纷纷基于自身使用及本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和交流。一位参与教师表示:“AI助教功能大幅缩短了备课时间,而实时数据观测让教学调整更有据可依。”现场很多教师针对智慧课程的AI工具及运行功能模块提出了优化迭代建议,部分教师建议可灵动设置工具箱模块等可操作的实践价值,为后续智慧课程整体功能模块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思路。
本次工作坊旨在通过“理论+实操+案例”的多元模式,深化教师对AI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在AI时代对课程创新应用的深度思考,推动智慧课程的高效运行与创新实践;通过“学-练-用-享”一体化设计,为教师搭建了AI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未来将持续推动智慧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助力AI时代培养和促进教师数智素养整体提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