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教务部(新)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北航法学院2014年暑期实习总结

发布时间:2014-12-09发布者:周洋所属科室:部领导 浏览次数:

 一、2014年暑期实习概况 

此次实习是北航法学院建设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开展的第三次暑期集中实习,法学专业75名大二学生全员参加,学院选派6名专业教师随行带队,分别赶赴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和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检察院、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山东省高密市公安局、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和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等京内外七所实习合作单位。实习期间,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维维率队专程赶赴开封、福鼎等地巡视慰问学生,并就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与实务部门展开交流。

各实习单位在实务指导、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悉心安排,为实习活动高效有序推进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大力支持。根据各地情况汇总,本次实习岗位分配如下:民事审判庭13人、刑事审判庭12人、行政审判庭1人、家事审判庭1人、少年法庭1人、交通案件审判庭2人、林业审判庭1人、立案庭1人、执行局2人;反贪局3人、反渎局2人、公诉处6人、侦查监督处5人、案件管理中心3人、民事行政检察处2人、监所检察处4人、职务犯罪预防处2人、控申检察处1人、未成年人检察处1人;刑警大队3人、经济犯罪侦查大队4人、治安管理大队3人、法制案审大队2人。以部门分配为基础,各单位还为每名学生安排一位业务骨干担任岗位导师,对实习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二、2014年暑期实习特点

第一,实习单位多点分布、领域多元、层级立体。本次实习地点自北向南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福建五地共七个实习单位,是我院暑期实习地域分布最广的一次,合作单位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覆及司法、执法领域主要工作部门。其中,开封实践基地所探索的实习模式颇具特色,被学院称作“市检带头、区检跟随”的航母式联合模式,每年学生都被分派到市检院、区检院两级检察机关。此种模式之下,一方面,两级检察院的实习生有交流,两级检察院的实习管理部门之间也有交流;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能够保证较为稳定的基层单位实习资源。三年来的实习工作经验表明,公检法业务间的强关联性有助于实习生返校后的实务知识交流互动,也将推进建设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第二,岗前培训方式有所创新。在实习出发前,各带队教师针对本实习小组进行了理论培训,抵达实习地点后,实习单位安排了形式各异的岗前培训活动,其中,密云法院的法校联合素质拓展和平谷检察院检察文化和检察礼仪视频培训颇具特色。密云实习师生与密云法院法官、新入职大学生一行共26人开展的为期三天的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迅速融入未来的工作团队,提高了凝聚力和集体责任感。平谷检察院利用视频和师生集体见面会进行岗前教育通过观看检察官礼仪和检察院职责宣传片,实习生对检察工作要求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第三,实习深度与贡献度不断增强。各实习单位的岗位导师百忙之中热情而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尽快把握工作的切入点和要点。随着熟悉与信任程度的日益加深,岗位导师们渐渐将实习学生作为其工作团队的成员。在岗位导师的引领与关怀下,学生的实习深度与贡献度不断增强,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1)除了协助起草各类法律文书外,各单位的实习生都有过参与讨论案件的体验。开封检察院的实习生还参加了检察机关内部讨论会,并对疑难案情发表意见,亦有学生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提出办案建议并得到岗位导师采纳。(2)有的实习生获得坐到公诉人席位上的宝贵机会,以公诉人身份宣读起诉书,亲身参与法庭审判。(3)实习单位信任我院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多次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重要案件的昼夜加班突破。此外,我院实习生的贡献还体现于实习单位开展的其他活动之中,福鼎法院面向全体法官、干警以及北航、西南政法大学的实习生征集用于镌刻在法院大楼文化石上的标语,我院实习生凭借“天下为公,国之重器”、“公其心,万善出”而一举赢得本次活动仅有的两个一等奖。

 

第四,社会文化实践对专业实习有力促进。基层单位实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需以了解当地文化与经济状况为其起点,进而了解法律适用的具体环境。本次实习继续采用社会文化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前者促后者。开封检察院带领实习生开展了“学习焦裕禄精神,考察黄河文化”、“参观岳飞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特色实践活动;高密公安局带领实习生参观了莫言文化馆,让学生深切体会了高密地方风土人情;平谷检察院组织实习生前往平谷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遗址、千喜鹤食品加工厂、乐谷音乐发展基地、玻璃台等地了解平谷革命历史、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的脚步。

 

    第五,探索理论课堂空间转移,将理论课程开设于实务环境之中。我院暑期实习活动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专业教师带队全程跟进、双师(专业教师和岗位导师)互动指导实习一直以来是北航法学院的实习特色。贯通两种教学方式的做法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开封检察院邀请法学院带队教师共同参与检察院工作,根据带队教师的专业特点将其安排在相关处室与办案人员一起工作。岗位导师与带队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观点切磋,使该部门的实习学生直接从中获益,而当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也能够同时获得理论和实务的指导。二是福鼎实习队进行了法官沙龙、读书会等交流活动。实习最后一周,福鼎法院主办主题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法官沙龙,十余位法官、书记员与实习生们分组讨论,使实习学生加深了对法律职业的认识。此外,福鼎实习队召开了两次读书会,大家结合相关专著与实践案例各抒己见,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上述几种做法是将高校教师与实务专家同堂授课、邀请实务人员来校讲座等传统实践教学方式进行空间转型,把法学院的课堂开设于实务环境之中,实现更为突出的教学效果。

 

 

三、2014年暑期实习效果反馈

本次暑期实习给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认为在诸多方面获益匪浅:第一,亲历真实案件,增进实务能力。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工作,学生们已掌握了本部门的业务流程、卷宗归档等基础工作;在岗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够撰写本部门的主要法律文书;在多个真实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学习了办案思路、阅卷方法、讯问方法、调解方法等实务技能。第二,加深理解理论与实务的关系。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们一方面切实认识到在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具备扎实基本功的重要性,表示将以更加勤勉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后即将开设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大家也在业务一线上切身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这一认知有助于学生有效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与研究重点,也将丰富其思考问题的维度。第三,近距离感受职业精神。对于绝大多数实习生而言,这是第一次与实务工作和办案人员真实接触,实务工作者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始终饱满的工作热情,办案压力之下的辛苦不易、棘手问题面前的公正智慧,凡此种种,都对实习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使其改变了以往对法律职业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全面,本次实习所获得的正能量令其终生受益。第四,丰富阅历,收获友情。在实习期间的离校生活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令人难忘的人生阅历和珍贵友情。实习小组成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朝夕相处、携手共进、互助互勉,此间日渐深厚的友情见证了他们心路成长的历程。此外,通过在当地进行社会实践和文化考察,以及与公安干警、检察官、法官在休息时间的交流谈心,大家了解到高校生活无法涉及的许多社会现象和人生点滴;在共同工作、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与实习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工作友谊。

各地实习单位对本次实习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北航法学院学生谦虚好学、勤于思考、环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北航实习团队的精神风貌、工作能力和自律意识在众多法学院校实习生中令人印象深刻。各单位对未来与我院共同探索联合培养机制创新以及进一步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实践基地建设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