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院两级“名师培育计划”是落实北航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5月6日下午,教务部组织“名师培育计划”系列培训之“走进课程知识图谱”,两批入选校级“名师培育计划”的24名教师报名参加,活动由教务部教学促进办公室邸琳子老师主持。
首先智慧树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邱童介绍了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并分享其他高校的优秀实践经验。他针对如何利用知识图谱来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辅助教师教学评估及管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等痛点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多所高校的案例分析,向培育教师展示知识图谱在教育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近年来,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课程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结构化、可视化、可调整的知识体系,将会成为重要的学习、教学、管理工具,可以更好地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和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从教师教学层面出发,知识图谱便于整合和管理资源,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透过显性化的学习数据有效干预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痛点更为直观;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知识图谱可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筛选学习资源,实现教育的定制化和差异化;从资源共享及学科交叉融合层面,真正形成以全平台教学资源为支撑,知识体系为基础,问题解决为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培育体系,实现从形式数字化到内涵数字化的有效过渡。
高等理工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副院长、数学科学学院孙玉泉老师,分享了“工科数学分析”课程知识图谱从建设到应用的全过程,以及基于AI课程的教学创新带来的教学质量提升。“工科数学分析”作为一门公共核心基础课,在教学和学习层面均面临内容多、课时多、难度大、拓展少、互动少、思辨少等多重挑战。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带领教学团队在已有立体化教学资源及一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知识图谱及AI课程建设。根据教学大纲梳理课程知识点,设定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搭建并逐步完善课程知识图谱,将AI算法算力转化成教学能力,赋能日常教学工作。通过实时监测学情,帮助学生实现“有目标可衡量,有路径可遵循,有自由可选择,有结果可达成”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助力教学团队围绕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参与的老师们围绕搭建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方案及平台技术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及经验借鉴等问题,与两位分享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本次工作坊的深入交流,帮助培育老师们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教育信息素养,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结构、革新教学技术手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